勇當安全風險防控排頭兵,做礦山安全生產守護者,是李爽教授研究團隊的責任和使命。我們將在煤礦智能化建設的浪潮中,繼續腳踏實地、砥志研思,為我國礦山智能化的安全發展做出新貢獻!轉發轉載注明出處和作者,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1-iyib4NVYbkgIkYJgYqUg
2020—2021年,《關于加快煤礦智能化發展的指導意見》《煤礦智能化建設指南(2021年版)》《智能化示范煤礦驗收管理辦法(試行)》等文件的發布,推動了我國煤礦智能化建設進程,智能化已成為煤炭行業的技術共識和發展趨勢,我國煤炭工業發展正在快速地向智能、高效、安全開采轉變,以人為本,讓煤礦職工更輕松、更體面、更多幸福感地工作也越來越成為煤炭科技工作者的責任和使命。
煤炭開采是災害發生頻率較高的行業,安全生產問題一直以來都是煤礦企業生產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來,在政府部門的指導和煤炭工作者的努力下,煤礦安全生產形勢有了很大改善。但是,煤礦安全的致災因素并未減少,一些主要的災害和威脅依然存在,安全生產形勢仍較為嚴峻,安全生產事故面臨反復性、長期性的問題,仍需時刻緊繃安全風險防控的這根弦。煤礦智能化建設使得對各個危險因素的動態實時感知成為可能,也推進了安全風險智能防控的研究走向現實。智能安全防控是智能化礦山建設的重要部分,也是保障智能礦山穩定運行的關鍵。中國礦業大學安全科學與應急管理研究院院長李爽教授深耕礦山安全風險防控領域10余年,具有心系“國之大者”的科研擔當,以實現礦山安全風險智能防控、守護煤礦工作者的生命安全為己任,在智能安全防控領域不斷攻堅克難,堅定不移地要研究探索出一套智能、科學、有效的礦山安全風險防控體系與方法。
01立足實踐,探尋安全風險防控之關鍵
2011年,李爽作為宋學鋒教授團隊的研究骨干,參與了煤礦安全風險預控管理體系(原本質安全管理體系)的研究,自此,她便對礦山安全風險防控理論和技術的研究產生濃厚的科研興趣,并將其視為自己熱愛的事業。一直以來,安全管理基礎薄弱、安全事故頻發都是我國煤炭行業面臨的重大安全生產問題,給社會和諧和企業發展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煤礦職工在辛勤地為我國能源安全保障做出重要貢獻的同時,還要面臨著巨大的人身安全風險,這讓從事煤礦安全管理研究的李爽感到慚愧和心痛,她下定決心要將煤礦安全風險防控作為自己未來的重點研究方向,實現礦山安全風險防控既智能高效又操作便捷。
想要做好煤礦安全風險的防控工作,就必須要對煤礦生產過程中的各個危險因素進行全面、實時、系統地監測分析和管理,用科學的方法統籌解決煤礦生產中暴露的安全問題,是兼具技術與管理雙重屬性的工程。李爽認為搞科研必須要俯下身、沉下心,沒有現場的科研是走不遠的,自2011年開始, 為了解決煤礦安全生產“想不到、管不住”的難題,她堅持活躍在煤礦生產一線,曾先后到過上百座煤礦企業進行現場調研,與一線生產管理者和工作人員探討煤礦安全管理的對象與重點,探索如何通過煤礦安全風險辨識和評估達到“人機環管”的最佳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