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傳統化石能源開發利用引起的氣候變化和環境污染問題日益突出,人類不斷開發新能源,希望替代化石燃料,以緩解環境問題,實現可持續發展。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比珖f委員,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原副校長姜耀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新能源要替代化石能源尚需時日,為此應高度重視煤炭在新型能源體系建設中的作用,要立足我國能源資源稟賦,實現煤炭等傳統能源與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互為支撐、互相補充、互相促進?!?
在姜耀東看來,2021年國際能源供應緊張態勢和我國煤炭短期出現的市場大幅波動現象,說明保障國家能源安全責任重大,也說明“一刀切”式地“去煤化”和煤炭“雙控”既不符合國家能源戰略,也不利于“雙碳”戰略實施。為此,煤炭仍將是我國能源安全的穩定器和壓艙石,也是我國向現代能源體系平穩發展的重要過渡橋梁。
“俄烏沖突爆發后,全球能源正常貿易受阻,國際能源供應格局深刻調整,能源供應緊張局勢加劇,世界各國通過提高能源供應多元化水平、加強能源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發展可再生能源等政策措施,維護本國能源安全。從我國的國情看,煤炭占我國已探明化石能源資源總量的97%左右,是資源最豐富的能源。在相當長的時期內,煤炭仍是我國能源安全的核心支撐?!苯珫|表示。
對此,姜耀東建議,建設新型能源體系,應立足我國能源資源稟賦,促進煤炭等傳統能源的清潔高效利用,促進煤炭等傳統能源與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協同發展,推動煤炭與清潔能源技術、產業與模式的有機融合。
面對這一要求,姜耀東提出了以下四點建議。首先,應進一步加強對中長期煤炭供需形勢的研判。姜耀東指出,立足新發展階段,根據“雙碳”目標要求、我國能源資源的稟賦特點、能源結構調整方向,遵循市場規律和自然規律,開展煤炭供需形勢研究,把握中長期煤炭資源供求趨勢、區域分布、結構特征,科學確定煤炭資源開發節奏,完善煤炭市場長效機制,維護市場供需平衡,提高全國煤炭供應質量和效率。
其次,應發揮好煤炭資源優勢,加強能源系統一體化整合。姜耀東稱,強化系統理念、整體觀念,堅決避免自行建設、重復建設、標準各異、數據難以共享的弊端,加強煤炭的清潔高效利用,發揮好煤炭資源的優勢,運用先進科學技術和系統工程方法,把煤炭、石油、天然氣、新能源等各個子系統、分系統整合一個緊密結合的有機整體,統一規劃、統一建設、協調運行,實現“1+1>2”的效應。
第三,建立國家新型能源體系建設部際協調機制,協調解決相關重大問題。在姜耀東看來,新型能源體系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煤炭、石油、天然氣、新能源及相關行業、國家相關部門、地方政府、科研機構和大型企業。需要建立部際協調機制,通過跨專業、跨領域的深度融合,在產業政策、規劃布局、技術研發、市場準入、投資管理、節能環保等多方面,協調解決發展中出現的重大問題,推動相關工作落到實處。
最后,姜耀東強調,應盡快出臺政策支持和鼓勵新能源發電與煤電的供電組合。“煤電與新能源聯營最終的目標是促進新型電力系統建設,關鍵是有效解決安全、清潔、經濟的階段性不平衡問題。比如煤電開發的集中式新能源項目,以煤電廠為投資主體,以改造后的調峰裕度為條件獲取新能源開發建設指標。新能源與煤電在同一出線時可以實現出力的平衡互濟,但非物理連接性項目,僅能實現經濟效益的互補?!?/span>
“目前具有物理連接性的項目主要形式為利用煤電廠廠區大規模的空余用地,增建集中式光伏,并入煤電廠升壓站,同一出線送出。未來應鼓勵煤企布局新能源發電,如風電項目和光伏項目的融合開發,包括露天的煤礦、采煤沉陷區建風電廠、煤炭塌陷區的‘漁光互補’光伏電站等綠電項目?!苯珫|表示。
來源:中國能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