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帶著工友對主井491新1號主提升裝載系統進行了更換,前天剛剛調試完成。更換新系統后,開關更可靠,智能化程度更高,可以很直觀地表現出各部裝載設備的運行狀態以及故障狀況,更好地保證了主井裝載系統的正常運行?!?/span>5月30日,潞安集團首席技師趙云露向記者介紹。
趙云露是潞安環保能源開發有限公司常村煤礦礦井維修電工,高級技師。他從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奮戰在煤礦生產一線,針對影響安全生產的設備隱患,潛心研究探索技術革新和改進的好方法,參與了多項技術改造和創新,完成技術創新項目50余項,取得國家專利10多項,優化了煤礦生產工藝,每年為礦井安全生產節約資金800多萬元,為企業創造了良好的安全效益和經濟效益。
勤學苦練 積跬步為致千里
趙云露今年41歲,剛參加工作時,被安排到工作面打雜。有一次他正在巷道抽水,突然發現水泵停止了運轉,面對這突如其來的情況,他一籌莫展,只好跑到工作面找到當班機電工過來處理,沒等他弄明白是怎么回事,機電工很快就讓水泵恢復了運轉。這件事給他帶來很大觸動,他開始有意識地留意起這門具有技術含量的工作,并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成為一名機電工。
只要有機電工加班處理設備故障,他都會跑去學習,時間一長自然而然打起了下手。雖然他餓了很多頓肚子,白加了很多班,但是他也從中學到了很多知識。就這樣邊打雜邊學習,一年后,他順利通過考核,如愿以償成為了一名初級電工。
為了更好地掌握電工知識,趙云露一方面虛心向老師傅請教,一方面自費買來《電工識圖》《電工基礎》《電機學》等大量書籍進行自學,同時積極參加礦、集團組織的各種機電工培訓,熟練掌握了綜采工作面的各種電器設備的性能和原理。在工作的同時趙云露的技能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升,影響安全生產的一道道難題得到攻克,參與的一項項技術改造、項目革新取得成功。趙云露也由一名普通電工逐步成長為技術過硬、經驗豐富,能夠駕馭世界先進采煤設備的行家里手、技術大拿。
學以致用 改革創新做貢獻
“綜采工作面兩端頭三角區是存在不安全因素最多的地方,尤其是機頭的轉載機入口處更是事故多發區域?!壁w云露平素非常留意井下關鍵部位,他通過查閱資料和多次實驗,創造性地將熱釋電探頭對人體的獨特識別原理運用到轉載機入口處對附近工作人員人身安全的監控方面,用先進的科學儀器消除了轉載機入口處存在的嚴重不安全因素,工藝簡單,靈敏可靠,且不影響安全生產,此研究成果當時在國內尚屬首例。
“熱釋電紅外安全監測裝置在安裝到常村煤礦N3-5工作面后,不僅杜絕了轉載機入口處的人身傷亡事故,更是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設備開機率同比增加近1個百分點?!壁w云露對此次的改進效果比較滿意。
趙云露善于琢磨,面對問題總是很熱心、用心。幾年前,井下掘進隊使用的30型、40型煤溜在接鏈時難度大、耗時長,接鏈工具相對落后,鏈條緊度達不到要求等問題,他巧妙的利用杠桿原理,自行設計制作了《便攜式刮板輸送機液壓接鏈器》。該接鏈器操作簡便、安全實用且留有足夠接鏈空間,不僅大大降低了接鏈難度,解決了鏈條緊度達不到要求等問題,還保證了刮板不會因此造成彎曲,且比原來的接鏈時間縮短了將近20分鐘。趙云露高興地說:“該項技術的推廣應用,受到了礦領導和掘進隊組職工的一致好評,對提高煤溜安裝速度、安裝質量和掘進效率起到重要作用,同年該裝置獲得了國家實用新型專利?!?/span>
善于鉆研 降本增效保安全
“常村礦井下膠帶輸送機底皮帶在設計時無自動調偏裝置,膠帶在運行時,底皮帶經常出現跑偏現象,導致膠帶、機架磨損嚴重?!弊鳛槿V有名的難題攻關者,他主動接下了這個改造任務。查資料,畫圖紙,利用廢舊材料制樣品,做試驗,反反復復,經過多次試驗和改進,膠帶輸送機底皮帶自動調偏裝置終于誕生了。該裝置在井下現場使用中有效解決了底皮帶跑偏問題,每年為礦井安全生產節約200余萬元。
礦井通風是整個礦井的安全命脈。常村礦原中央主扇操作臺設備老舊、操作復雜且功能不完善,因此對中央主扇操作臺和低壓柜進行全面改造成為礦井的技術課題。作為這次改造的主力,他在改造過程中遇到了許多安裝和技術方面的難題。特別是在改造接近尾聲時,發現風機運行時電流波動很大,甚至一分鐘內的電流波動就達到±80A,礦方經過和廠家技術員研究后,采取了加裝地線、更換布線位置及更換雙屏蔽電纜等措施,可是效果卻是微乎其微。
在大家一籌莫展時,趙云露無意中拿起一個新設備的電位器,發現這個電位器是德國制造,而原來的電位器卻是墨西哥制造,于是他就對這個電位器進行了測量。經過測量發現這個電位器的阻值變化很大,他立即換回了原來的電位器,啟動風機對監控畫面進行了觀察,經過3個多小時的觀察,發現風機在運行中電流并無異常波動,使問題得到徹底解決。
在一次正常檢修工作時,他無意中發現設備的門蓋和開關隔離手柄閉鎖裝置用普通螺絲刀和手鉗就可以打開,這樣既不能保證電工作業中的安全,又和《煤礦安全規程》中的規定不符,他和他的創新小組經過多次試驗,終于制作出了《一種防爆開關閉鎖裝置》。“該裝置切實起到了非專用工具不能打開的作用,極大地提高了機電工在作業過程中的安全系數?!壁w云露說這款創新裝置取得了國家專利,并在山西省五小競賽中獲得了“一等獎”。
由于煤礦井下電氣設備在檢修前、絕緣阻值搖測前后必須對設備或線路放電,在惡劣的井下環境中,瓦斯和煤塵都是易燃易爆物質,利用傳統的放電線和放電棒在放電時所產生的電弧足以點燃一定濃度的瓦斯和煤塵,形成瓦斯或煤塵爆炸,造成嚴重后果。針對這種情況趙云露自行設計了《一種無電弧放電裝置》,杜絕了因放電電弧帶來的安全隱患。該裝置獲得了國家能源化學工會職工創新“二等獎”,山西省“五小六化”競賽“二等獎”,并取得了國家專利。
趙云露在自身技能水平提高的同時,還充分發揮“傳、幫、帶”作用,把工作中總結出的實踐經驗和一些行之有效的先進操作技法毫無保留地傳授給身邊的工友和新員工們,為礦山培養了一大批技術人才。
趙云露抱著不服輸的精神,奮戰在煤炭行業,通過解決一次又一次的技術難題,攀登一個又一個的技術高峰,一步一步實現著他的“礦工夢”。他先后多次被礦、集團、市、省、國家評為“優秀員工”“技術能手”“技能大師”等榮譽稱號。
來源:科學導報